首页>>法律法规>>法律法规
法律法规

法律法规

民事案件常见问题审理要点指南

一、常遇见纠纷案件审理时如何处理

1、逾期付款利息计算问题,遇到此类问题,双方有约定,按约定,没约定按法定,约定高于法定,按法定,当遇到利息计算时,尽量减化,在庭审中让原告明确一下利息起止时间,指导原告在庭审笔录中放弃终止时间以后至判决生效前这段时间的利息请求,这样做法有利于书写判决书时利息部分简化明了,并且有利于执行操作。虽然对债权人权益没有尽到充分保护,不违背齐齐中院下发问题解答150例规定,符合民事诉讼法规定,在民事诉讼法叫原告对自己的权利合法处分。债权人毕竟是社会上强者,债务人毕竟弱者,这种做法合情合理合法的,若遇到比较纠缠当事人还是按照150例写法去做。同时民间借贷司法解释马上就实行了,按照借贷案件的司法解释二个率执行,一个是年利率24%,一个年利率36%

2、离婚纠纷案件如何审理感情部分

在2014年我接触离婚纠纷案件审理笔录,审理财产、存款、债权、债务方面问得很细,但对感情方面问得很少,只是被告表示不同意离婚,问原告是否有证据证明夫妻感情破裂问题,对于离婚纠纷案件感情问题应从以下几方面加以审理,婚前是否有感情基础(如婚前是经介绍相识还是自由恋爱,相处多长时间订婚、多长时间结婚,农村男女方交往多少次,彼此对对方是否有好感、是否自愿登记结婚等等方面)、婚后感情变化情况(如婚后感情怎么样,彼此是否相互尊重、相互关心等方面)、离婚原因是什么、有无和好可能(现在是否分居、分居原因是什么)几方面重点审理,以便在写判决书认定夫妻感情破裂时有充足的材料。同时注意审理离婚案件涉及不动产的,要有相关的产权证照,没有相关产权证照,只根据当事人陈述就认定有房屋不妥当。对于下落不明离婚案件,不要处理财产问题,同时在审理下落不明离婚纠纷案件时不但需要相关部门出具证明(证明有相关出具人员署名),还要调查一下下落不明被告直系亲属的笔录,证实相关问题,还要查清一下下落不明被告是否精神正常,有无智力障碍等情况。

3、民间借贷案件,要注意此类案件是实践性合同,我们不能简单讲被告给原告出具欠据了,借款事实就成立了,被告给原告出具欠据只能说明双方之间达成借款合议,还必须有人民币转移交付,只能转移交付货币,借款合同方能成立。我们审理既要注意出欠据时间,还有审理出具欠据时是否转移了贷币的交付。对于只起诉夫妻一方的借贷案件,若为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发生的债务,可向当事人释明,将夫妻的可一方作为共同被告。

4、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纠纷案件,要注意从村委会收集土地台帐材料,了解土地具体位置、涉及土地承包费给付问题,了解当地村屯土地转包价格。审理时要注意转包时间、合同具体约定内容,履行情况,现在产生纠纷的症结在哪。

5、侵权类纠纷案件,重点审理是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有些需审理方位,是东西还是南北、什么人,发生了什么事,造成了什么后果,产生后果采取何处救济手段,让一般人读起来有立体感,头脑中想象到事情的来龙去脉。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件,重点掌握承担责任方式,先由承保的交强险的保险公司担责,余下部分有商业险由商业险承保公司按保险合同担责,有多个商业险承保公司担责的,按商业险承保公司在承担责任所占的比例担责。

三、证据问题。证据对正确认定案件事实起着至关重要作用,现行民诉法在强调当事人举证的情况,也赋予了人民法院为了查清案件事实,进行的必要询问、调查取证,理论上是当事人举证责任制,二审是不管你当事人举证责任制,二审重要审查的是事实是否清楚,法律适用是否正确,所以二审经常以事实不清给你发回重审。为此我们在审判实践中,收集一起案件证据从三方面着,一是继续强调当事人举证责任制,但我们要做好释明工作。我们常见的做法是在给当事人发一张举证通知书,口头笼统告知当事人提供证据,作为现行当事人,法律意识淡泊,不可能对法律知道很多,更不知道怎么打官司,他们不知道如何提供证据,提供哪些证据能证明自己的主张,这需要我们法官进行释明,我们要做好释明工作,就需要我们法官本身得有足够的法律知识水平,不然你都不会,你怎么向当事人释明,我建议多一看一些过去有个各类案件举证须知的内容,多看一看民诉解释,特别是民诉解释,对我们审理民事案件遇到实践中问题都作出具体的操作方法,比如如何确定诉讼当事人问题,怎么列当事人,看一看诉讼参加人部分。二是从当事人陈述中收集。我们处理具体案件时,特别是给被告送达时,给被告做个询问笔录,就案件的有关事实进行祥细询问,从被告陈述过程中探究一定的的案件事实,同时还能有效防止被告经传唤也不到庭,导致案件事实认定不清不准的情形,最终导致无法作出裁判情形发生。三是我们作为法官,根据案件的需要,可以直接调查收集与案件事实有关的证据,比如到相关机关取证,最终达到查清案件事实,顺利进行判决。

四、如何开庭、如何写判决书,也就是如何掌握民审判方法问题。我看了很多判决书,有些法官的判决书质量还不高,我们要认识到审理笔录是写好判决书前提、基础,判决书中所有材料都来源于庭审笔录,判决书是庭审后结果,也就是开庭庭审是否清楚明了都体现在判决书中。要想开好庭,写好判决书,需要很多方面因素,有个人语文素质、逻辑思维、特别法律辩证思维能力等问题,我认为应掌握要点是:什么人,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从事了什么行为,产生什么样后果,采取什么样救济手段和措施,这就是围绕法律关系主体、客体、内容展开的,进而我们作出认定双方产生什么样法律关系,是合同法律关系还是侵权法律关系、还是婚姻家庭继承法律关系,进而认定是违约还是侵权,承担何种责任,履行何种义务。我个人认为法律关系分析审判方法是当前最适用的审判方法,我分析了有以下几点理由:

(1)、 法律关系是法官审判案件要掌握关键

法官审判案件的实质,就是运用法律规范解决具体的纠纷。所以说法官必须会运用法律规范,而运用法律规范的前提是,知道具体的纠纷存在什么的法律关系,有的会存在多种法律关系,如何掌握审理案件的主要法律关系,这是法官从事审判工作关键。

(2)、 法律关系是当事人发生纠纷时的过程

法院审理的是已发生的民事纠纷,而民事纠纷发生都是一方当事人在某一时间、某一地点,与另一方当事人发生了什么事情或有什么行为发生,造成了现在是什么后果的过程。这个过程我们细细分析应是一个法律关系发展的过程,我们法官审理案件实质就象录像机似的,去复原事情发展的全过程,复原越全面,案件客观性越强,认定的事实更接近于现实。所以说当事人之间纠纷发展的过程的认定就是对他们之间法律关系的认定过程,所以法律关系对于当事人发生纠纷来说是必经的过程。

(3)、 法律关系是法官审理案件进行庭审时重点内容

一名法官接受一个案件后,如何进行庭审,庭审中审些什么内容,大多数法官都照搬以前类似的案件内容进行庭审,有的不知所以然,有的法官根本不清楚庭审主要审的是什么?既然当事人之间发生的纠纷都围绕一定法律关系发展的,我们的庭审过程就还原当事人已发生过法律关系过程,庭审中必绕围法律关系三要素进行,即法律关系主体、客体、内容。围绕此三要素的内容进行审理,才能是一个完整的庭审。同时,在庭审中要学会扩展调查范围,一便查清案件事实,学会一些审判技巧,有些案件不要直接询问,绕个弯去询问与所要的直接问题相关的问题,可能会收到意想不到效果。

4、 法律关系是裁判文书制作时核心

   法官庭审结束后,要根据庭审笔录制作裁判文书,而裁判文书制作过程中,无时不体现法律关系三要素的内容,例如事实认定部分,主要写明什么时间、什么人、做了什么事,与什么人发生了哪些关系,发生这些关系后,又什么样的后果。而在裁判文书论理部分体现在法律关系三要素更加突出,有的年轻法官在制作裁判文书时,在论理部分不知论些什么内容,论的内容为什么服务的。这都是不明确法律关系造成的情形,论理部分应是论证原、被告双方当事人之间是否存在法律关系,存在着什么样的法律关系,在双方存在法律关系后,哪一方对现行法律关系的改变,影响了对方的合法权益,应承担什么样的法律后果。这才是裁判文书的论理部分,也是论证法律关系的过程。

当事人之间的法律关系可能存在多种,我们要分析哪种法律关系起着决定作用或主要作用,围绕主要法律关系展开调查,同时要将其它法律关系伴随主要法律关系进行调查进去,我们根据主要作用法律关系对当事人之间的纠纷作出正确的认定。

这就是审理民事案件及写好民事判决书的大框架,也是我多年民事审判工作经验的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5、也是前段时执行会议,井院长强调的,民事案件的审理,一定要及时采取保全措施,一是为案件的后期执行做准备,二是减少一些不必要的信访案件发生。

最后,关于证据章的使用问题,原告提供证据用红印泥,被告提交证据用蓝印泥,盖在证据的底部。这对于一案件多个证据来讲,是非常清楚的,特别是上诉案件,二审一看就知哪方提供的证据。层次感非常强。将证据进行编号,编号时按照判决书中注间的证据1、23、的体系进行编排,这样装订卷宗清晰明了容易让人迅速查案件来龙取脉。


技术支持: 建站ABC | 管理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