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法治资讯>>法制资讯
法治资讯

法制资讯

兼职刷单受害者人均被骗3000元

时间:2017-03-11  【转载】

羊城晚报记者 林园

  “招兼职数名,不限时间地点在家就能做”、“您购物信誉良好,邀请您加入兼职”……许多人都曾收到过这些垃圾短信。网上窃取个人信息,从线上发展到线下诈骗,目前,互联网“黑产”已经发展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6日,58同城发布《2016年度中国生活服务领域互联网黑产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综合半年来的数据,分析出黑产活跃的地区和行业等。记者看到,在互联网“黑产”入侵排行榜中,深圳名列全国第三,“预付费”成诈骗的重灾区。

  所谓网络黑产,与传统行业长期存在的“黑市”相同,在互联网行业,也普遍存在着利用非法手段谋取不当利益的“黑色产业”,即以计算机网络为工具,运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实施的以营利为目的的,有组织、有计划、分工明确的团伙式犯罪行为。

  报告显示,2016年6月1日-2016年12月31日,58同城线上举报平台接收用户举报的信息中,招聘、二手、本地生活服务的举报数量较多,占到整体数量的77%。其余部分分别为房产类举报(11%)、二手车举报(3%)以及其他类举报(9%)。从举报金额来看,2016年58同城线上举报平台中欺诈涉及金额占比较大的业务包括招聘(35.3%)、本地生活服务(18.8%)与二手车(14.8%)。但是,从单件举报涉及的个案金额来看,招聘与本地生活服务业务普遍集中在1000元左右;而二手车与部分租房举报的个案涉及金额均较大。

  从线上举报平台上招聘业务线的举报数据来看,黑产欺诈最常见的为兼职刷单类欺诈,占到整个招聘业务线举报总数的69%,受害者人均被欺诈金额可以达到3000元左右,远远高于其他类别互联网欺诈的人均被骗金额(1000元左右);其次分别为预付费欺诈和“黑中介”欺诈。

  虽然诈骗形式花样百出,但骗子有的不少是惯用伎俩。以预付费欺诈为例,“皮包公司”或“黑中介”以提供、介绍工作为名义,巧立名目,要求求职者预先支付例如工服、培训、工牌、押金、考核、体检等费用,安排工作与承诺不符,或无法提供工作。


技术支持: 建站ABC | 管理登录